以色列和德國28日簽署兩國史上交易金額最大的防務協議,價值約35億美元。
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國防部28日發表聲明說,該國與德國當天簽署關于“箭-3”式導彈防御系統的軍售協議,為迄今為止以色列簽署的金額最大的一筆對外軍售訂單。
“箭-3”式導彈防御系統預計將于2025年底運抵德國,對地區形勢又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箭”式反導系統由以色列和美國聯合開發,用于在大氣層外攔截洲際導彈,特別是攜帶核彈頭和生化彈頭的導彈?!凹?3”式反導系統攔截測試2015年首次獲得成功,并于2017年投入使用。
“箭-3”式反導系統是以色列防空反導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軍事專家、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震分析,該系統具有如下三大特點:首先是作戰距離遠,配置了“超級綠松”預警雷達,可以探測至少800公里的目標,因此大大增加了作戰距離。
其次是成本低,意味著可以大量裝備。“箭-3”反導系統的前身“箭-2”的成本僅僅相當于“愛國者-3”防空系統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而“箭-3”又比“箭-2”低三分之一。
再次是攔截能力強。該系統采用復合制導體制,攔截彈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尾噴口處安裝有“裙邊”造型的飛行穩定裝置,其動能殺傷器上攜帶有紅外導引頭和姿軌控系統。
這些先進技術不僅賦予“箭-3”超強的機動性,也使其抗干擾能力超出絕大多數防空導彈,具備攔截戰術導彈和部分戰略導彈的能力。且該系統結構緊湊,輕便靈活,已經成為以軍防空反導作戰的支柱。
這筆交易可以說是國際形勢變化和一系列矛盾激化的結果。
楊震認為,從德國角度來說,俄烏沖突發生之后,俄德經濟聯系幾乎被切斷。“北溪-2”管道被炸,標志著俄德關系在外部勢力的干預下已經走向惡化,而“豹-2”系列坦克在烏克蘭戰場的出現,意味著兩國防務關系緊張。
烏克蘭危機去年升級后,德國政府就考慮構建覆蓋全國的導彈防御系統。今年6月14日,德國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批準5.6億歐元專項撥款,作為從以色列采購“箭-3”式導彈防御系統的預付款。
楊震指出,對以色列來說,沙特和伊朗關系和解令以色列在地緣政治上的孤立態勢更加凸顯,伊朗建立海軍聯盟的構想更是讓以色列如坐針氈。因此迫切需要域外國家聲援。以色列通過向德國出售防空系統,可以拉近彼此關系。
分析人士還注意到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長期以來,美國和以色列在反導方面合作緊密。由于“箭-3”采用美國技術,德以之間的交易需要得到美國政府同意。此前不少分析人士預測,美國可能會阻止這一交易,進而推動德國購買美制“薩德”反導導彈。不過就在上月,美國政府批準了這一協議。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0月德國方面曾表示,采購的“箭-3”將被納入“歐洲天空之盾倡議”。該倡議由德國提出,目前已有16個北約成員國和瑞典參與,參與國將統一采購美國、以色列和德國研制的防空系統,構建一個多層次的綜合防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