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黨辦校辦黨支部聯合學校第17學生黨支部于近日開展主題黨日暨第11期師生黨建沙龍活動,共同探訪徐家匯源,從中西文化交融中汲取力量。
1843年11月17日上海開埠后,徐家匯是中西文化碰撞發生最早、最激烈和最具特點的區域之一。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觀象臺等事業機構的開辦,鋪墊了徐家匯深厚的文化和科技底蘊。師生首站探訪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閱覽部副主任徐錦華老師為師生全程講解,帶領大家徜徉書海,遨游歷史長河。徐家匯藏書樓創建于1847年,是上海最早的圖書館,現館藏1950年之前出版的各類西文文獻56萬冊,涉及近20種語言;館藏報紙涉及5個語種,80多個品種,時間跨度超過103年。徐家匯藏書樓以眾多珍貴歷史文獻編織成四百年來“東學西傳”與“西學東漸”的歷史脈絡,形成以西方漢學、歷史、宗教、地理、藝術、哲學、科學為特色的中外文獻館藏。目前,該藏書樓對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處理,變“藏”為“用”,讓讀者一睹真容,近期還出版了《徐家匯藏書樓珍稀文獻選刊》系列圖書,讓館內珍貴的文獻不再束之高閣。中西文化在此碰撞與交流,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徐主任還專門為國際法專業的同學們準備了史料原件,讓大家從一個歷史切口瞥見中西文化在上海碰撞交融的瞬間。
在徐主任的帶領下,師生繼續參觀了上海氣象博物館(原徐家匯觀象臺)。1872年創建的徐家匯觀象臺是中國最古老的氣象觀測站,已有連續150多年的氣象觀測,是全球第一批開始從事氣象工作的機構之一,因連續不間斷的氣象觀測而被授予國際“世紀氣候站”的稱號。早在1881年,觀象臺設立航海服務部,為遠東第一港提供了難得的氣象服務。1884年,外灘信號臺開始預告天氣和授時服務。為了進一步開展天文研究,于1901年建立佘山天文臺,并于1904年起開始進行地震測量工作。
師生黨員第三站訪問了徐家匯書院。該書院作為上海圖書館的分館,于2023年1月1日對公眾開放,是受人矚目的上海新地標。該書院地處“徐家匯博物館”原址,傳承150余年的雋永文脈,融合文獻閱讀、展覽講座、藝術鑒賞、文創集市、旅游導覽等服務功能,成為一座面向未來、人人可享的“市民書房”。
從徐家匯藏書樓到徐家匯書院,師生們仿佛穿越了一百五十年歷史。參觀的同學們表示,作為國際法專業的學生,面對今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世界,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前所未有。對位于佘山北麓的上政師生來說,從佘山到徐家匯探源,有一種別樣的地緣上的親切。這不僅是一次對中國近代史中西方文化交流溯源的過程,更是從先賢們如何面對外來沖擊,從被動開眼看世界轉變為面對現實、放眼世界,主動去認識世界、探索新知的歷程中汲取力量的過程。師生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學習貫徹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時代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國實際,將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與新時代的青春活力結合起來,讓文明生生不息,處處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黨辦校辦黨支部
202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