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楊震:印度建新海軍基地真實意圖何在?

時間:2024-03-15瀏覽:10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震

印度海軍近日在靠近馬爾代夫的印度洋拉克沙群島最南端的米尼科伊島設立新基地,稱該基地有助于印度海軍加強反海盜和緝毒行動,也是“逐步加強戰略性島嶼上的安全基礎設施”政策之一。印度此舉的真實意圖是什么?本期論壇特請專家分析。

1

邊撤軍邊建新基地

問:印度此舉的背景是什么?

答:首先得從印度的海洋戰略說起。盡管印度的歷史很大一部分是悲慘的殖民史,印度獨立后卻幾乎全盤繼承了殖民者英國的地緣政治思想。英國曾是世界海權體系的霸權國家,印度也有樣學樣。印度海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印度海洋學說》認為,應從當前的近海防御和區域威懾思想轉向遠洋進攻戰略,通過重點發展戰略核潛艇和航空母艦來建立可靠的?;送啬芰?,打造一支力量均衡、結構合理、具備相當威懾力的遠洋海軍,在控制整個印度洋的基礎上,逐步將印度的戰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灣、東至南中國海、南抵非洲的廣大海域。

印度的海軍戰略及其對印度洋周邊的地緣戰略是一種內含強勢控制意圖、帶有明顯擴張性的海權戰略。然而,海軍是對后勤依賴非常強的軍種,特別是遠洋海軍在執行任務時需要定期補給燃料、彈藥、給養等物資,艦船經過一段時間航行需要進行維護和保養,有許多工作必須在陸地上開展而無法在海上進行。對執行遠洋任務的海軍來說就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終止任務返回本土,二是建立海外軍事基地。而終止任務在很大程度上表示失敗,因此,印度在海外軍事基地建設方面不遺余力,投入了與農業國家身份不相符的巨大資源。

從功能上看,傳統的兵力駐泊、后勤補給、裝備維護仍是海外軍事基地的基本功能,也是發揮軍事支撐作用的關鍵所在。而隨著信息化軍事變革的推進,海外軍事基地在戰略預警、通信指揮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

印度設立新軍事基地,正值印度同意從鄰國馬爾代夫撤軍之時。

馬爾代夫是印度洋島國,一直飽受印度擴張政策之苦。印度甚至在馬爾代夫駐扎軍隊,嚴重損害其主權。馬爾代夫新總統穆伊茲去年上任后,力推印度駐軍撤離計劃。為了減少對印度的依賴,馬爾代夫計劃從土耳其進口主食,并探索替代藥品來源。穆伊茲還訪問了中國,簽署了涉及減少災害風險、增加數字經濟投資、共同加速“一帶一路”倡議和旅游業發展等多項協議。

馬爾代夫和印度的矛盾在年初達到臨界點:14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社交媒體發帖,附上他在印度拉克沙群島散步和浮潛的照片,稱贊當地美麗的自然景色。在馬爾代夫一些人看來,莫迪此舉意在吸引游客離開馬爾代夫的著名沙灘,將威脅馬爾代夫的支柱產業旅游業。三名馬爾代夫官員在社交媒體上發言貶損莫迪,有關言論引發印度民眾強烈反對,呼吁抵制馬爾代夫作為旅游目的地。兩國在社交媒體上的風波很快升級為外交爭端,以馬爾代夫將三名官員停職告終。

不久穆伊茲高調訪華,打破了馬爾代夫總統首訪印度的傳統。同時經過艱苦談判,兩國簽署協議,印度將于510日前從馬爾代夫撤軍,第一批人員310日前撤離。

2

中國船只或受騷擾

問:為什么選擇米尼科伊島?

答:米尼科伊島是印度拉克沙群島最南端的環礁島,長10公里,南部寬約1公里,北部是個寬不到100米的狹長沙坑,陸地面積4.39平方公里,潟湖面積30.6公里。

該島距離馬爾代夫僅130公里,如此近的距離為印軍監控馬爾代夫提供了便利,島嶼的面積也足夠建造監控站。如果未來印度進一步將其建設成軍艦的避風港,馬爾代夫的海洋安全形勢將變得非常糟糕。

鑒于印度的海上擴張理念,這樣一個新的海軍基地幾乎可以肯定是要用于對付馬爾代夫的軍事行動,甚至可能對付中國。

具體而言,該基地有可能對中國船只進入馬爾代夫港口進行監聽,并有可能駐扎軍艦,對經過附近的中國商船進行騷擾甚至是攔截。在這方面,印度可是有不光彩記錄的:

2020
2月,印度安全部門扣押了??吭谟《瓤驳吕劭?、準備駛往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中國中遠集團的“大翠云”號,稱船上搭載的高壓蒸汽釜屬于“軍民兩用”貨物,可應用于導彈制造領域。中國外交部回應說,中國一貫嚴格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和相關國際承諾,印度所描述的設備是私營企業的民用設備,并非軍用物資。

最近,印度安全官員又在孟買的納瓦謝瓦港扣押了一艘從中國出發、開往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船只,理由同樣是該船只疑似載有可用于巴基斯坦核計劃的“軍民兩用”貨物。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發言人對此表示,不負責任的暗示言論和猜測性的報道缺乏建設性,應該慎重對待。

3

激化矛盾不負責任

問:印度目的何在?

答:印度在馬爾代夫附近設立軍事基地,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向馬爾代夫展示戰略懲罰能力。

印度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與亞洲大陸相對隔絕,東、西、南三面臨海,扼守著印度洋的“黃金水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在印度古代文明的“梵天”思想和殖民地時期西方近代“大國”思想的交織影響下,印度逐漸形成了“印度中心論”,即把印度看成南亞乃至亞洲的中心。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印度吞并錫金,肢解巴基斯坦,控制尼泊爾,干涉馬爾代夫內政。

此次被迫從馬爾代夫撤軍被印度決策層視為危險信號,擔心會在南亞及印度洋地區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讓其他國家仿效。因此,印度在極度靠近馬爾代夫的地方設立軍事基地,展示戰略懲罰能力,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第二,增加對抗中國的籌碼。

印度將中國視為對手,隨著近年來印度海軍不斷發展,印度在海洋領域屢屢對中國發起挑釁。作為馬六甲海峽最大的客戶,中國有大量商船經此進出印度洋,印度海軍可以威脅到中國船只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附近的航行安全。

此外,印度海軍退役少將梅農曾撰文,建議在“印太戰略”美日澳印四邊安全合作機制框架下展開對中國海軍的“殲滅計劃”:將南海以及包括印度洋在內的所謂“印太”地區劃為四邊安全合作機制的海上搜尋責任區,由印度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布萊爾港或安德拉邦的維沙卡帕特南建立監聽站和通信中心,負責情報支援與通信保障,以便發現中國海軍艦隊穿越馬六甲海峽的行動計劃并通報給美日澳軍方,對中國海軍艦隊實施伏擊。在馬爾代夫附近設立軍事基地,無疑是為上述計劃提供條件,增加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第三,進一步增強控制印度洋的能力。

印度洋資源豐富,蘊藏大量石油、天然氣以及高價值的礦產等,海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由于地緣位置重要,這里同時也是國際海運貿易航線密集的地區,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支撐。作為印度洋沿岸最強大的國家,印度在海權思想的影響下,一直將對印度洋的有效控制作為其海洋戰略甚至是國家戰略的目標。

印度推行著一種可稱之為“圍欄”戰略的海洋安全戰略,所謂“圍欄”由以印度次大陸為中心向外延伸的三個同心半圓形戰略區組成,沿孟買-亭可馬里-科科島軸心分為東部、西部兩個部分:第一是完全控制區,即海岸向外延伸500公里內的海域;其次是中等控制區,即5001000公里范圍內的海域;第三是軟控制區,即包括印度洋剩余的所有部分。

在馬爾代夫附近設立新軍事基地,不僅有利于在完全控制區內提高爭奪制海權的能力,還有利于加強在中等控制區內的海洋態勢感知能力,印度控制印度洋的能力將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當前的全球體系已經開始進入矛盾高發期,俄烏激戰正酣,巴以沖突持續,紅海危機的溢出效應也已經顯現。在此背景下,印度依然采取這種激化矛盾的措施,顯然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閱讀原文

返回原圖
/

激情图片,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91com,久久免费精彩热视频